题记:
诗经《芄兰》有关此诗背景的说法很多,一谓刺诗,汉《毛诗序》说:“《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元刘玉汝《诗缵绪》说:“愚意卫人之赋此,毋亦叹卫国小学之教不讲欤?”今人高亨等则以为是刺童子早婚。程俊英《诗经注析》则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贵族少年的诗”。
原文:
芄兰
先秦-诗经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相关内容:
复制内容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则佩觿,能不我知。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容兮遂兮,垂带悸兮。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则佩韘,能不我甲。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容兮遂兮,垂带悸兮。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注释:
⑴芄(wán丸)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支:借作“枝”。⑵觿(xī西):象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也可为装饰品。成人佩饰。⑶能:宁,岂。知:智,一说“接”⑷容:佩刀。遂:佩玉。一说容、遂,舒缓悠闲之貌。⑸悸:带摆动貌。⑹韘(shè社):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⑺甲:借作“狎”,亲昵。一说长也。
平仄:
原始诗句: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古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通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兮『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通平,平仄仄平。原始诗句: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兮『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通平,平仄仄平。重复字体: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诗经相关作品
有駜-诗经(先秦)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 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振振鹭,鹭于下。 鼓咽咽,醉言舞。...
酌-诗经(先秦)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
駉-诗经(先秦)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
猗嗟-诗经(先秦)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
秦风·无衣-诗经(先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