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诊所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等方法,有助于观察血压的情况。
1、诊所血压:在诊所由医护人员测量,是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测量时,患者需要在安静的房间里坐5分钟,医护人员根据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至少测量两次,间隔1-2分钟。标准袖带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当患者上臂较粗或较细时,应分别采用较大或较小的袖带,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以减少误差;
2、自测血压: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测量血压,有助于评估血压水平及严重程度、评价降压效应、改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的主动性。自测血压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和可重复性较好,但不建议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自测血压;
3、动态血压:可随身携带的血压测量仪器,在临床上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顽固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评估血压升高严重程度等。可根据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血压或夜间血压进行临床决策参考,但倾向于应用24小时平均血压。
参考资料:[1]崔文建,张文宗,李占海,李晖等主编,心内科疾病防治与新技术应用 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3